重阳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,主要有:
一、登高
九月重阳,暑气渐消,秋高气爽,云淡风轻,登高一望,草木山川,尽收眼底,秋风徐来,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光。自古以来,登高就成了重阳佳节不可缺少的活动。登高习可能源自古代对山神的崇拜,古人对自然界充满畏惧,认为山神能使人重阳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,免除灾害,所以人们在“阳极必变”的重阳日子里,(古代认为“九为老阳,阳极必变”,九月初九,月、日均为老阳之数,不吉利。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、求长寿的活动。)要前往山上游玩,以避灾祸。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平安,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。在重阳登高的同时,唐代还鼓励人们讲武习射,锻炼骑术,此风沿袭到清代。直至近现代,仍沿用重阳登高习武的内容,有的地方还定九月初九为“体育节”,使登高成为民俗赛事。
二、赏菊
菊花,又叫黄花,属菊科,品种繁多,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,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菊花美丽多姿,品格高洁,不与桃李争春,不与牡丹比美。菊花“春生夏茂,秋花冬实,备受四气,饱经风霜,叶枯不落,花槁不零。”它生命力旺盛,“宁可抱香枝上老,不随黄叶舞秋风。”历来被看作是“花中君子”。重阳时节,正值菊花怒放,清芳幽香,给节日增添了不少色彩,所以咏菊、赏菊也就成了一件快事。
三、插茱萸
茱萸,又名“越椒”或“艾子”,是一种常绿小乔木,叶为羽状复叶,春开紫色花,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,秋后成熟,果实嫩时呈黄色,成熟后变成紫红色,有浓烈的香味,可入药。茱萸主要分为吴茱萸和山茱萸两种(因为出产于吴地(今江浙一带)的茱萸质量最好,因而又叫吴茱萸)。茱萸性味酸、涩、微温,入药制成酒,有温中、止痛、理气等功效,可治遗精、腹痛、吐泻、便秘、消化不良等症。从科学化验得知,茱萸虽不像古人说的那样有避邪神功,可却有驱杀蚊虫的功效。身戴茱萸登山,可避蚊虫叮咬。
四、饮菊花酒
重阳佳节,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。菊花酒,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、祛灾祈福的“吉祥酒”。菊花,是我国的名花,也是长寿之花。菊在“霜降之时,唯此草繁茂”,由于菊的独特品性,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。早在屈原笔下,就已有服食菊瓣的记载。重阳节的所谓“菊花酒”是把菊花瓣或菊花放入酒中泡制而成的一种酒。酒是用高粱、大麦、米等粮食或水果发酵制成的,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舒筋活络作用;菊花是一种药材,用其泡茶能清心明目、疏风除热、消火解毒、久饮菊花茶水亦能使人长寿,不过历代的菊花酒也不尽相同。剧烈的登山活动之后,适当地饮些菊花酒,能增加营养,舒筋活络,消疲解乏。现在,市场上尽管是美酒佳酿琳琅满目,菊花酒却是很难看得到了。
五、吃重阳糕
重阳糕,又叫“菊糕”、“花糕”,即古时的“蓬饵”。因“糕”与“高”谐音,重阳佳节,住在平原上的老百姓重阳节无高可攀,无山可登,就蒸些米粉糕点,也可聊以自
慰。据说封建时代,皇帝在重阳日还以花糕赐宴群臣。
六、放纸鹞
纸鹞(yào),亦即现在的风筝。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,五代之前,北方习惯称“纸鸢”,南方则多叫“鹞子”,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,换句话说,惠州民间过重阳
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。此习,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,光绪《惠州府志》中亦有记述。惠州的“纸鹞”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,且带有“南北混合”的味道。